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启用 2000余种扶贫产品长期展销
1 月22日,北京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(以下简称“双创中心”)在南三环首农双创中心大厦启用,同时为期一周的迎新春展示体验活动启动,建行善融商城扶贫馆也同步启动线上销售。这是北京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》、以首善标准深入探索消费扶贫模式的重要举措,将为北京争创全国消费扶贫示范城市奠定基础。据了解,双创中心占地1.5万平方米,展示展销来自北京扶贫协作的7省区89个县级地区的2000多种原生态优质特色产品,为市民置办年货选购正宗地道的特色产品提供了一个新选择,将打造一个365天“永不落幕”的扶贫产品展销会。
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、副主任洪天云,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有关领导,北京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林克庆,北京市政协副主席、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参加活动并讲话。
双创中心由北京市扶贫支援办、北京市商务局、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共同主办,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、受援地人民政府、各前方指挥部及挂职干部团队、北京市支援合作促进会承办,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、丰台区人民政府、京东集团、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、受援地各牵头企业协办,以“爱心北京·消费扶贫”为主题,是北京市立足超大型消费城市市场优势和各方要素优势,打通受援地农特产品生产、运输、包装、销售等全产业链条,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展销,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消费参与扶贫,进而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、上下游企业受益、消费者获得实惠、多方互利共赢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。双创中心实行线上线下联动、援受双方联动、双创联动、市区联动、政企银联动的“五联动”运营模式,旨在实现线上线下展示交易、前后方互动创新、社会广泛动员、产业化要素服务、信息共享与宣传推介“五大功能”,进而带动受援地区品牌培育、市场拓展、商品增值、科技赋能、脱贫致富。
双创中心线下展示展销部分位于首农双创中心大厦的一层和二层,其中,一层为迎新春展销专区,分为首农食品展示区及西藏、新疆、青海和内蒙古四个民族特色展区,现场展卖原产地直供农副产品,同时设置特色美食专区供市民免费品尝,设置“民俗表演大舞台”,轮番上演四地民俗特色节目。二层为地方特色馆集中展示展销区,分为西藏、新疆、青海、内蒙古、河北、湖北、河南7个特色展馆,这里有新疆和田的特级玉枣、西藏的藏香藏蜜、青海玉树的牦牛肉黑枸杞、内蒙古的牛羊肉、河南的野生猕猴桃酒、湖北的丹江水产……所有产品都是受援地区直供,地道纯正;产品质量经过相关部门严格把控,符合进京标准;产品价格经过物价部门审核,做到公道合理。建行善融商城开设线上扶贫特色馆同步展示销售,市民足不出户便可方便下单购买,参与消费扶贫。据初步统计,线上线下入驻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受援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10万人脱贫致富。
建设银行推出“消费扶贫爱心卡”,市民现场或在建行善融商城购买扶贫产品还可享受优惠服务。除了线上线下选购,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、扫码等技术实现自助选购扶贫产品。在这里,市民以消费的形式参与到脱贫攻事业中来,购买一份扶贫产品,献出一份首都爱心,助力一户贫困家庭增收致富。
未来,双创中心将被逐步打造成首都市民认可、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消费扶贫基地,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、满足首都市民消费需求、体现北京元素的知名产品品牌。通过传统产销对接、双创拓展、市场培育,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,通过消费扶贫助力受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市场优势,拓宽扶贫产品营销渠道,加大消费扶贫力度。2018年,北京市通过在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设销售专区,累计销售蔬菜、水果等价值90亿元;用活互联网+精准扶贫,推动电商设立扶贫产品馆或扶贫频道,累计网上销售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1.5亿元;在大中型商场、超市设立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专区、专柜866个,累计销售29亿元;推进机关、医院、学校等食堂优先采购结对帮扶旗县农副产品,累计采购5.5亿元。
消费扶贫仅仅是北京市助力受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部分。北京市承担着西藏、新疆、青海、内蒙古、河北、湖北、河南7省区89个县级地区的扶贫协作任务,其中纳入中央考核的有新疆和田、西藏拉萨、青海玉树、内蒙古、河北张承保5省区72个县级地区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市级统筹安排帮扶资金252亿余元助力受援地脱贫攻坚。2018年,北京市投入帮扶资金65亿元,助力西藏、内蒙古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,帮助61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。